首页 -- >> 自荐-- >>正文

马志飞

编号:160   参选爱岗敬业好青年

北京 北京市地质研究所地质勘探工程师


民族 汉族 文化程度 硕士
生日 1984年06月21日 政治面貌 共产党员

事迹简介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在北京市地质研究所从事地质勘查与地球物理勘探研究工作,热爱地质工作,发表学术论文和地质科学的科普文章200余篇,独立撰写科普著作一部,参与编写两部,均已出版。

曾获主要奖励

2009年7月获“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2009年12月荣获中国科协首届全国科学博客大赛“杰出原创空间奖”和“最佳博客文章奖”;

2010年10月获北京市地质研究所第二届地勘技能大赛三等奖;

2011年12月荣获中国科协第二届全国科学博客大赛科技民生组优秀博文大奖;

2013年8月获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首届“地勘杯”青年学术演讲比赛优秀奖;

2014年2月在北京市地质研究所2013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员工”;

2014年8月在北京市“职工技协杯”职业技能竞赛地质勘查职业技能竞赛初赛中获得表彰;

2014年10月荣获第八届首都科技工作者摄影展(自然风光类)三等奖。

2015年7月被评为北京市地质研究所“2013-2015年度优秀共产党员”

事迹详情

自200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以后,我就在北京市地质研究所从事地质勘查与地球物理勘探研究工作。近七年来,长期奔赴在野外工作一线,负责完成了多个地质灾害勘查项目,内容涉及到北京地区的岩溶塌陷灾害、地道和防空洞塌陷灾害、煤矿采空区塌陷灾害、公路崩塌灾害等诸多方面,为地质灾害的勘查和治理工作付出了努力。

在做好专业技术工作的同时,我还担任了北京市科研第二党支部书记、共青团北京市地质研究所委员会第二届、第三届委员,负责宣传工作,热心、积极地为党员和团员青年服务,并在单位内部通讯刊物《地研之窗》中多次发表通讯报道,宣传团委工作,在《中国国土资源报》发表多幅摄影作品,宣传地质工作。

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管的科学网上开辟了个人博客,撰写了数百篇关于地质科学的科普文章,用自己的努力向广大读者普及有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方面的科学知识,让更多的人懂得如何防灾、减灾。2010年,该科学网博客“地质物探工作者”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举办的“全国科学博客大赛”上荣获“杰出原创空间奖”和“最佳博客文章奖”,2011年该博客又再次荣获“最佳博客文章奖”。迄今,该博客的网络点击率已经超过150万次,科普文章被多次转载,并有五篇文章入选中学语文试题,这一事迹被2012年8月17日的《中国科学报》以《脚下有路 行者无疆》为题进行了专版报道。

近几年来,我在《中国矿业》、《华北地震科学》、《勘探地球物理进展》、《城市与减灾》、《中国减灾》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在《南方周末》、《北方新报》、《中国矿业报》、《生命与灾害》、《科学画报》、《百科知识》、《知识就是力量》、《少年科学》等报刊发表有关地质科学的科普文章200余篇。2015年5月,独立撰写《世界地理地质之谜大全集(破解版)》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2015年9月,参与编写《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系列读本》其中的两部,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

 

 

总票数4举报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投票渠道
活动简介
  “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推选活动由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主办。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严和实的品德的系列重要要求,面向各行各业和基层一线,寻找推选一批积极传播正能量的身边好青年。活动通过组织推荐和个人自荐两种方式产生候选人,经网友投票和专家评审后,最终推选出100名“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
精彩视频